電子媒介準備要點
「傳播理論」、「電子媒介」和「新聞學」是傳播研究所考試的三個基本專業科目。然而,其中「電媒」經常被志趣不在「廣電所」的考生所輕忽。事實上,即便是選考「新聞所」,「電媒」依舊是攸關上榜與否的關鍵科目。科技日新月異,所謂的「電媒」早已突破傳統「廣播電視」的藩籬,不僅有電信、網路等新媒體出現,傳統媒體亦持續E化。因此,學習「電媒」不僅是認識「新媒體」,還得在此前提之下,進一步理解它們的發展對既有的「傳播理論」以及「新聞學」所造成的衝擊。如此一來,方能掌握跨科的綜合考題。
「電媒」是所有科目中內容汰舊速度最快的,產業、科技甚至法規的演變速度遠遠超過理論的發展。因此,考生必須不斷消化新的知識,若像其他科目一樣抱著教科書猛K,是絕對不夠的!必須定期接觸更新較快的媒體,例如期刊雜誌,甚至是透過網站、電子報,來取得最新資訊。此外,常有考生誤以為「電媒」如同「計概」一樣,必須熟悉許多枯燥的技術層面的概念,而因此怯步,事實上這部分大多僅以解釋名詞的題型出現,並不要求能夠大量背誦或申論科技原理。其實「電媒」相當生活化,考題經常圍繞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媒體,例如手機、BBS、MSN等等,因此,在準備的過程中,不妨暫且拋開理論的束縛,先以個人經驗的感受去思考,也許會產生與眾不同的見解,而這也是閱卷老師比較希望看到的。
電子媒介重點內容導覽
- 概論:電子媒介概念、特性;與傳播理論之相關性。
- 廣播、電視:基本技術原理;數位化過程;台灣的產業歷史、概況。
- 公共廣電集團:公共媒體價值、意義;台灣公共媒體發展歷程、困境;各國公視比較。
- 網路:技術原理;網路媒體特性;新型態網路服務之特性、社會意義。
- 電信:技術原理;通信產業發展;無線、寬頻上網。
- 法規:相關傳播法規內涵。
- 其他議題:數位音樂、著作權、資訊社會、全球化…等等。
電子媒介各單元比重分析
單元與主題 |
重要性 |
特別要注意的地方 |
網路議題 |
☆☆☆☆☆ |
新型態的網路媒體服務,包括相簿、拍賣、交友、即時通訊等等,注意現象觀察與理論應用。 |
行動通信 |
☆☆☆☆ |
3G、無線網路、多媒體服務,了解技術內容、思考社會意義。 |
NCC |
☆☆☆☆ |
瞭解法規內涵、爭議。 |
公共化 |
☆☆☆☆ |
熟悉公共媒體歷年發展、5W1H。 |
電子媒介近年各校命題趨勢
學校 |
政大 |
交大 |
中正 |
淡江 |
銘傳 |
系所 |
廣電所 |
傳播所 |
電傳所 |
傳播所 |
傳管所 |
科目名稱 |
當代電子媒介概論 |
傳播科技概論 |
當代傳播問題 |
傳播理論與問題分析 |
當代傳播問題 |
考題 |
|
網路新聞學 |
網路傳播 |
網路傳播 |
|
行動通信 |
行動通信 |
|
|
行動通信 |
|
NCC |
|
NCC |
|
|
|
|
傳播科技概念(互動性) |
傳播科技概念(虛擬真實) |
|
|
|
|
傳播科技概念(科技演變) |
|
|
|
|
|
|
|
|
電視 |
|
數位落差 |
|
|
|
公共化 |
|
數位廣播 |
|
|
|
|